
最近,关于国产驱逐舰的消息层出不穷,尤其是一些令人振奋的进展。根据卫星图像显示,北方某船厂似乎已经下水了第14艘055型大驱。这意味着在“十四五”期间的第二批6艘055大驱已经全部完成下水。令人期待的是,未来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是否会继续建造第三批次的055大驱,或是开发更先进的055大驱改进版专业配资公司,这无疑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除了055大驱之外,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型驱逐舰——“九千岁”也迎来了好消息。最近,新型驱逐舰的舰桥实验模块被曝光,很多人猜测这个模块是用于电磁兼容测试的。从外观上看,这个模块与055大驱类似,配备了一体式桅杆和一个大型的相控阵雷达。根据目前的设计,预计这款雷达将采用三面相控阵布局,每面雷达覆盖120°,从而实现360°的全面覆盖。
展开剩余74%如果真如预期,这一设计意味着国产舰载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再次突破。与传统的四面盾设计不同,三面盾设计可以实现更强的作战能力,并且在节省舰艇空间、降低耗电量和提高雷达持续扫描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。进一步观察这个测试模块的雷达尺寸,我们可以发现,它相比于之前的052D型驱逐舰,盾面尺寸大幅缩小,几乎占满了整个斜面空间。这也可能意味着T/R单元的设计已取得突破,可以在更小的空间内提供更强的探测能力,进而节约空间、降低能耗,并提高散热效率和持续工作时间。
随着我国在下一代T/R单元材料方面取得的进展,这一技术突破看起来并不遥远。尤其是在稀土和稀散金属的供应受到限制的背景下,西方国家在研发先进武器方面面临困难,而中国在舰载相控阵雷达领域的技术优势则会愈加明显,西方在追赶时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。
按照目前的测试进度来看,052D的下一代驱逐舰“九千岁”很有可能在“十五五”期间正式开始建造。然而,这款9000吨级驱逐舰的定位和吨位问题一直存在争议。有不少网友认为,考虑到“九千岁”的定位,未来可能需要继续发展和改进055大驱,或者继续扩大052D的数量。
从现实角度来看,这样的说法并不无道理。因为055大驱的造价昂贵,数量不可能过大;而052D型驱逐舰的吨位已经接近极限,改进空间有限,即使052DG增加了10米长度,更新了雷达,也几乎把潜力用尽。相比之下,9000吨级新型驱逐舰为现代化舰队提供了更多空间,但其究竟能够建造多少艘仍然是个问题。毕竟,类似于054A护卫舰更先进的054B也仅仅生产了4艘用于航母编队,未能大规模替代054A。
因此,个人认为,9000吨级新驱逐舰可能会作为052D的替代舰,和055大驱配合,提升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,发挥更大的作用。未来,052D可能会继续建造,用于广泛的日常巡航、远洋作战等任务,但不会主要用于航母编队的远洋威慑或海上决战。换句话说,052D和9000吨新驱逐舰的角色是互补的,就像054A和054B的关系一样。
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9000吨新驱逐舰将大量采用055大驱的先进技术,如一体式桅杆、双波段雷达,并且在相控阵雷达技术上直接采用下一代的技术。这一切都为055B的升级做了准备,并且符合我国军舰“小步快跑,稳定升级”的研发思路,避免像美国海军的朱姆沃尔特那样,因技术要求过高而影响项目进展。
不过专业配资公司,目前仍处于核心部件的测试阶段,距离“九千岁”新驱逐舰的雏形面世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。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,新的驱逐舰建造时间或许会与004型核动力航母的建造计划相适配。
发布于:天津市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